風吹稻浪遍地金黃,碩果滿枝瓜果飄香。
金秋時節,渝北沃野千里,處處是豐收的勝景。渝北農村大地,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廣大農民的辛勤耕耘得到豐厚的回饋,他們忙收獲、慶豐年,喜迎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。
如今的豐收,已不僅僅是“倉廩實”“糧滿倉”,更體現在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各個方面。近年來,渝北區以實施鄉村振興為引領,加快推進“雙十萬工程”建設,緊緊圍繞壯大農業產業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,為農民增收、產業增效、生態增值注入強勁動能,更是讓村美民富產業旺的美好愿景在渝北大地變成了現實。
牽住“雙十萬工程”“牛鼻子” 帶動村民蹚出增收致富路
初秋,走進大盛鎮青龍村,一棟棟白墻青瓦、庭院整潔的巴渝民居古樸中透著鄉愁。河岸兩側和山坡梯田上,一片片果園郁郁蔥蔥,果樹下裝有智能水肥滴灌系統。村黨支部書記黃志說:“3年前村里可不是這樣,這些果園此前是高低不平的荒地,多數村民外出務工,部分居民點道路狹窄、環境臟亂。”
渝北區是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之一,南部為核心城區,北部為廣闊的農村和山區。“饅頭山、巴掌田”的西南丘陵地形制約著渝北區農業農村發展——地無三尺平,農業機械化、規模化程度低,青壯年勞動力緊缺,土地撂荒突出……
作為重慶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區,渝北區近年來結合土地整治、農村“三社”融合以及“三變”改革,提出到2022年栽種10萬畝經果林、10萬畝生態林的“雙十萬工程”,著力提高農業現代化、農村景區化、農民職業化水平,探索丘陵山區鄉村振興路。
茨竹放牛坪梨
“得益于‘雙十萬工程’,我們村建起了近2000畝的高品質晚熟柑橘果園,今年就已經掛果,后年進入豐產期,預計每戶村民增收上萬元。村民和村集體以土地、現金入股成立合作社,購買了挖掘機、植保無人機等。同時,我們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,發展民宿、采摘、垂釣等農旅融合產業,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。”黃志說。
青龍村村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只是渝北實施“雙十萬工程”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渝北區緊扣實施鄉村振興,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穩步推進“三社”融合發展,按照規模化、機械化、智能化、組織化、品牌化、信息化、景觀化“七化”要求,以鐵路公路沿線以及農業結構調整差的村為重點,在13個涉農鎮街新建以柑橘、李子、梨子、筍竹、花椒、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為主的10萬畝經果林,促進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,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型轉變。依托“雙十萬工程”,不僅實現了農民增收、產業增效、生態增值目標,更是壯大了村集體經濟,消除了“空殼村”,也帶動村民蹚出一條增收致富路。
值得一提的是,農業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,近年來,通過實施農業品牌形象提振工程,強力推出了“渝北鄉愁”區域公用品牌,引導和鼓勵區內22家農產品綠色生產經營主體入駐“巴味渝珍”重慶農產品電商大平臺,累計培育市級名牌農產品26個、“三品一標”認證196個。同時,今年7月,由區農業農村委牽頭,分別在鎮街舉辦了3場“GO渝北·購美好”渝北特色農產品展,通過直播帶貨、線上線下銷售,共為11個鎮銷售特色農產品近100萬元,在鼓起農民錢袋子的同時,也形成了50余公里古路—統景—大盛—洛磧的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范觀光旅游帶。